2尺是多少厘米
2尺是多少厘米
66.6666667厘米。2尺等于66.6666666667厘米。
因?yàn)?米=100厘米=3尺,所以1尺=100÷3=33.33厘米,2尺=2X33.33厘米=66.66厘米。
尺,是一種長度單位,**叫"市尺"(現(xiàn)代三尺等于一米),英國有"英尺"。有時我們也把測量長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鋼尺"。有時我們把像尺的東西也叫做"尺"例如:鐵~(古代俠客用來比斗的武器)、戒~(宗教場所或教育機(jī)構(gòu)用來體罰學(xué)員使之更加虔誠刻苦的器械)。
長度單位:
**市制長度單位,一丈=十尺=一百寸(一寸=0.033米,一尺=0.333米,一丈=3.33米):萬丈高樓。
商代,一丈合今169.5cm,按這一阿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丈合今231cm。
秦時,一丈約231cm。
漢時,一丈大約213.5—237.5cm。
二尺是多少厘米
2尺=66.6666667厘米(cm)。
尺梗概:
尺,是一種長度源單位,生活離不開尺,建屋量地,造物制衣等。
**叫市尺(現(xiàn)代三尺等于一米),英國有英尺。
有時我們也把測量長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鋼尺。
生活離不開尺,建屋量地,造物制衣等。據(jù)《呂氏春秋·季夏紀(jì)·古樂篇》記載,**古人按樂律的音頻為“黃鐘”的樂器長度來確定尺的長度,所以古尺又稱樂尺、律尺、黃鐘尺。是度量橫制定的基礎(chǔ)。
后來,歷代尺度因時代不同又各有所差異。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內(nèi)含的量(實(shí)際長度)卻不一樣。如《鄒忌諷齊王納諫》文中曰:“鄒忌修八尺有余。
”如果按今天的尺來計算,鄒忌的身長是2.66米還多,這顯然太高了。
很顯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現(xiàn)在的19.91厘米。
到戰(zhàn)國時,一尺是現(xiàn)在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當(dāng)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戰(zhàn)國楚尺長22.7厘米。
前邊提到的鄒忌是戰(zhàn)國時齊國人,按一尺為22.12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米以上,這即使在今天,也算美男子了。又《陳情表》中有“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晉時人,當(dāng)時的一尺是現(xiàn)在的24厘米,這樣“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
“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說法,而并不是嚴(yán)格按晉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礎(chǔ)上再縮短一點(diǎn),也就是1.1米左右。
2尺是多少厘米?
2尺=66.6666666667厘米。
尺、寸為古代計量單位,一直沿用至今,尤其是在制衣等行業(yè)使用廣泛。
1尺約等于33厘米,一寸約等于3.3厘米。
通過1尺=0.333米換算得2尺1=等于10/3×21=70,如果還是覺得計算麻煩,可以把下面與你相關(guān)的尺碼記下來,畢竟每個人的腰圍是基本不變的。
即2.2尺腰=29碼(74厘米);2.3尺腰=30碼(76厘米);2.4尺腰=31碼(80厘米);2.5尺腰=32碼(84厘米);2.6尺腰=33碼(87厘米);2.7尺腰=34碼(90厘米);2.8尺腰=35碼(94厘米);2.9尺腰=36碼(98厘米);3.0尺腰=38碼(100厘米)。
擴(kuò)展資料
腰圍計算方法
男性:身高(cm)÷2-11(cm)
女性:身高(cm)÷2-13(cm),±5%為正常范圍。
所測人群的腰圍只要在公式計算的正常范圍內(nèi),體重指數(shù)幾乎都在正常范圍,腰圍低于或超出正常值范圍的百分?jǐn)?shù)和與之相應(yīng)的體重指數(shù)降低或升高的百分?jǐn)?shù)也基本相符。
結(jié)論:公式能較正確地計算出**成人正常腰圍值,既準(zhǔn)確又方便、實(shí)用性優(yōu)于體重指數(shù),能夠監(jiān)測對早期預(yù)防肥胖癥百科、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