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娉裊裊十三余全詩翻譯
娉娉裊裊十三余全詩翻譯
娉娉裊裊十三余全詩翻譯:姿態(tài)美好舉止輕盈正是十三年華,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幢閾P州城十里長街的青春佳麗,卷起珠簾賣俏粉黛沒有比得上她。
出處:
唐朝詩人杜牧《贈別二首·其一》
原文: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注釋:
娉娉裊裊:身姿輕盈柔美的樣子。
十三余:十三四歲。
豆蔻句:豆蔻至初夏開花,二月初尚未開花,故用喻處女,后因稱十三四歲少女為豆蔻年華。
梢頭,喻嬌嫩。
全詩賞析:
這首贈別小詩是詩人贈別一位相好的歌妓的,抒寫了詩人對這位妙齡歌妓留戀惜別的心情。
詩首先從對所愛形象的贊美寫起,突出少女的純凈姣好,顯示了她與一般青樓女子的天壤之別。
首句“娉娉裊裊十三余”先形容女子體態(tài)是多么地輕盈美妙,接著寫這位女子正當妙齡,不但可以給讀者一個完整、鮮明生動的印象,而且給讀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間。
這種避實就虛的手法,空靈入妙?!岸罐⑸翌^二月初”一句,緊扣首句,互為映襯,通過形象的比喻,進一步突出這位妙齡女子的可愛。
“豆蔻”,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南方人取其花未大開者,名含胎花,常比喻處女。
詩人以二月初豆蔻臨梢、含苞欲放的美妙景物為喻,展示了這位女子的天生麗質(zhì)和獨特風韻,不僅使“娉娉裊裊十三余”的形容、說明化成具體形象,而且使一位情竇初開的純情少女形象呼之欲出,躍然紙上。
《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原文及賞析
《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前言】 《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是唐代詩人杜牧為一位紅顏知己而作,從同題另一首(“多情卻似總無情”)看,彼此感情相當深摯。
不過那一首詩重在“惜別”,這一首卻重在贊頌對方的美麗,引起惜別之意。 【翻譯】 姿態(tài)美好舉止輕盈正是十三年華,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幢閾P州城十里長街的青春佳麗,卷起珠簾賣俏粉黛沒有比得上她。 【鑒賞】 文學藝術(shù)要不斷求新,因陳襲舊是不會有出息的。
即使形容取喻,也貴獨到。從這個角度看看杜牧的《贈別》,也不能不承認他是做詩的“天才”。 此詩是詩人贈別一位相好的歌妓的,從同題另一首(“多情卻似總無情”)看,彼此感情相當深摯。
不過那一首詩重在“惜別”,這一首卻重在贊頌對方的美麗,引起惜別之意。**句就形容了一番:“娉娉裊裊”是身姿輕盈美好的樣子,“十三余”則是女子的芳齡。七個字中既無一個人稱,也不沾一個名詞,卻能給讀者完整、鮮明生動的印象,使人如目睹那美麗的倩影。
其效果不下于“翩若驚鴻,宛若游龍;榮耀秋菊,華茂春松”(曹植《洛神賦》)那樣具體的描寫。全詩正面描述女子美麗的只這一句。就這一句還避實就虛,其造句真算得空靈入妙。
第二句不再寫女子,轉(zhuǎn)而寫春花,是將花比女子。“豆蔻”產(chǎn)于南方,其花成穗時,嫩葉卷之而生,穗頭深紅,葉漸展開,花漸放出,顏色稍淡。南方人摘其含苞待放者,美其名曰“含胎花”,常用來比喻處女。而“二月初”的豆蔻花正是這種“含胎花”,用來比喻“十三余”的小歌女,是形象優(yōu)美而又貼切的。
而花在枝“梢頭”,隨風顫裊者,當尤為可愛。所以“豆蔻梢頭”又暗自照應了“娉娉裊裊”四字。這里的比喻不僅語新,而且十分精妙,又似信手拈來,寫出人似花美,花因人艷,說它新穎獨到是不過分的。一切“如花似玉”、“傾國傾城”之類比喻形容,在這樣的詩句面前都會黯然失色。
而杜牧寫到這里,似乎還是一個開始,他的才情尚未發(fā)揮盡致。 當時詩人正要離開揚州,“贈別”的對象就是他在幕僚失意生活中結(jié)識的\’一位揚州的歌妓。所以第三句寫到“揚州路”。唐代的揚州經(jīng)濟文化繁榮,時有“揚一益(成都)二”之稱。
“春風”句意興酣暢,渲染出大都會富麗豪華氣派,使人如睹十里長街,車水馬龍,花枝招展。這里歌臺舞榭密集,美女如云。“珠簾”是歌樓房櫳設(shè)置,“卷上珠簾”則看得見“高樓紅袖”。
而揚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簾,所有簾下不知有多少紅衣翠袖的美人,但“卷上珠簾總不如”!不如誰,誰不如,詩中都未明說,含吐不露,但讀者已完全能意會了。這里“卷上珠簾”四字用得很不平常,它不但使“總不如”的結(jié)論更形象,更有說服力;而且將揚州珠光寶氣的繁華氣象一并傳出。詩用壓低揚州所有美人來突出一人之美,有眾星拱月的效果。
《升庵詩話》云:“書生作文,務強此而弱彼,謂之‘尊題’?!倍拍链颂幍男揶o就是“尊題格”。但由于前兩句美妙的比喻,這里“強此弱彼”的寫法顯得自然入妙。 杜牧此詩,從意中人寫到花,從花寫到春城鬧市,從鬧市寫到美人,**又烘托出意中人。
二十八字揮灑自如,游刃有余,真俊爽輕利之至。別情人不用一個“你(君、卿)”字;贊美人不用一個“女”字;甚至沒有一個“花”字、“美”字,“不著一字”而能“盡得風流”。語言空靈清妙,貴有個性。
娉娉裊裊十三余是什么意思?
“娉娉裊裊十三余”的意思是“姿態(tài)美好舉止輕盈正是十三年華”,出自《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是唐代杜牧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描寫了她的美艷與俊俏,情感真摯明朗。這首詩是詩人贈別一位相好的歌妓的,重在贊頌對方的美麗,引起惜別之意。
全詩為: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聘聘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意思是:姿態(tài)美好舉止輕盈正十三年華,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出自唐代杜牧《贈別二首(其一)》,原文為: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譯文:
姿態(tài)美好舉止輕盈正十三年華,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看遍揚州城十里長街青春佳麗,卷起珠簾賣俏粉黛都比不上她。
擴展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杜牧在大和九年(835年),由淮南節(jié)度使掌**升任監(jiān)察御史,離揚州奔赴長安,與在揚州結(jié)識的歌妓分別之作。
思想主題:
這首詩是詩人贈別一位相好的歌妓的,著重寫揚州一位歌妓的美麗,贊揚她是揚州歌女中美艷**,引起惜別之意。
首句描摹少女身姿體態(tài)百科,妙齡豐韻;二句以花喻人,寫她嬌小秀美;三、四兩句,以星拱月,寫揚州佳麗極多,唯她獨俏。
作者簡介: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nèi)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fā)俊爽,多切經(jīng)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大杜“。
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