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龍的外形特點、恐龍資料介紹及圖片

 慈母龍是以四腳或兩腳行走的草食性恐龍,是鴨嘴龍類中的一個典型例子。首次發(fā)現(xiàn)慈母龍化石是在1978年,此后有數(shù)千具化石標本出土。其學名“Maiasaura”直譯為“好媽媽蜥蜴”。

慈母龍的外形特點、恐龍資料介紹及圖片01

 慈母龍的外形特點
慈母龍長著一個像馬一樣的長頭,其眼睛的上方有一個實心的骨制頭冠,但非常小,有可能雄慈母龍之間就是用這個小頭冠來互相碰撞,以決定自己的**地位的。慈母龍的額骨上還長有三角形的突起。它的喙部則比較寬,像鴨的喙部一樣。此外它有一個有力的頜部。慈母龍的后肢相對要粗壯些,可能習慣四足行走。

慈母龍的外形特點、恐龍資料介紹及圖片02

 慈母龍的前肢
慈母龍的前肢較細,由肱骨、尺骨、橈骨、掌骨和指骨構成。它的肱骨上長有一個小型的三角胸崤,不過這個三角胸崤比其他的鴨嘴龍類恐龍如蘭伯龍都要小得多,這似乎表明附著在慈母龍這塊三角胸崤上的肌肉比較小,所以它這一部分肌肉的力量也會比較小。
化石的發(fā)現(xiàn)
1978年在美國蒙大拿州發(fā)現(xiàn)一個恐龍窩,窩內(nèi)有十五只幼體,幼體大約一個月大,還不能自行覓食,但它們的牙齒已磨損,這表明母親會照料幼體,或者將食物帶到巢內(nèi),或者帶它們到巢外覓食再回到窩巢。過了一年,科學家們又在這個地方發(fā)現(xiàn)了一些恐龍窩,其中有小恐龍的骨架。后來這種恐龍被命名為慈母龍。

慈母龍的外形特點、恐龍資料介紹及圖片03

 名字的由來
生物學家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慈母龍不僅能營巢筑窩,而且能夠照顧小恐龍,一直到小恐龍能夠獨立生活,于是,他們便把這類對后代倍加關愛的恐龍命名為慈母龍。

 慈母龍的生活形態(tài)
慈母龍會南北遷徙到處尋找食物,而且它們習慣群體活動。當一群慈母龍在活動時,身體最強壯的慈母龍就會在附近守衛(wèi),防止敵人偷襲。雌慈母龍每年產(chǎn)卵時都會回到以前的窩中生產(chǎn)。
慈母龍的窩
慈母龍產(chǎn)卵時,會先用四肢堆出一座沙丘再在沙丘中央挖出個深約1米,直徑為2米的洞,然后把蛋放進去,下面放上泥土和碎石,上面覆以植物,以便保持恒溫。雌慈母龍一般會在窩內(nèi)產(chǎn)下18-40枚硬殼的蛋,然后在巢旁守護,以防止其他動物偷蛋。

 恐龍小資料
名稱:慈母龍
家族:鴨嘴龍類
食性:草食性
時代:白堊紀末期
身長:6米
體重:不詳
分布:美國蒙大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