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講述了什么樣的故事?
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講述了什么樣的故事?
?這本書主要圍繞主人公瑪斯洛娃和涅赫柳多夫的遭遇展開的,講了瑪斯洛娃蒙冤下獄被流放,在她被審判時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認出她是曾經被自己**的女子,覺得是自己當初的行為才使她走上了不好的道路,因此決定為自己的行為贖罪。他知道瑪斯洛娃是被冤枉的,便四處奔走為她上訴,并陪同她去流放地,想和她結婚。
他為了救瑪斯洛娃放棄了原本優(yōu)渥的生活,放棄了土地和**地位受到他人非議,這也是他對自我的救贖。
去為瑪斯洛娃奔走是為他年輕時所犯下的錯誤贖罪,把土地分給農民符合了他以前認為土地私有制不正確的想法,他也改變了以前荒淫無度的生活方式……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他結識了生活困苦的農民,因宣傳革命而被捕的先進人士,自私的各種軍官等各層次的人士,了解到了農民的不幸,看清了上層人士的丑惡嘴臉,他自己的生活和想法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所以說在他對瑪斯洛娃的拯救過程中又何嘗不是對他自我的救贖,這也是他自我的復活。
他去為馬斯洛娃奔走,放棄土地等想法都在他的矛盾心理中付諸實踐了,并且讓他一步步走的更遠,堅信了自己內心最初的想法。在他矛盾的想法中認清了舊的世界,認識了新的世界,離開了他所熟悉的生活,走進了一個新的生活環(huán)境。
這本書的素材來源于別人給他講的一件真人真事,基本上就是和書中所講的故事一樣。但同時男主人公身上也有列夫托爾斯泰的影子,同樣都出生于貴族家庭是伯爵,都曾在自己的莊園中實行減租減役,加入過軍隊……也許正是加入自己的生活經歷才讓涅赫柳多夫這個人物如此飽滿,列夫托爾斯泰是在用涅赫柳多夫這個人物來反映自己所見到的世界。
列夫托爾斯泰之復活
**背景。 回到十九世紀晚期的俄國,農奴制剛剛廢除,新舊交替,矛盾叢生。
尤其下層**與現有沙皇專制制度的矛盾已如箭在弦,一觸即發(fā)。
俄國知識分子都在尋找解決的路徑,而托爾斯泰經歷種種實踐后,重新回歸宗教,期望以“贖罪,禁欲,博愛,反暴力,道德的自我完善”實現人性的自我救贖。2.**情節(jié)。這篇**就是一部代表俄國弱勢群體的批判作品。**的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和馬斯洛娃,聶赫留朵夫為富貴人家的孩子,將來可繼承一生衣食無憂與富貴的財富,而,馬斯洛娃是傭人的私生女。
聶赫留朵夫在大學時很崇拜斯賓塞的《**靜力學》和亨利.喬治的著作,深感土地私有制的罪惡,是個天真善良和正直的人,初次到姑媽家的莊園來時就喜歡上了馬斯洛娃,等大學畢業(yè)步入**和軍隊后,當時污濁的風氣改變了聶赫留朵夫,他已經成為了一個自私、縱欲和享樂主義者,此時的他再度光臨姑媽家時,**了馬斯洛娃,并一走了之。馬斯洛娃懷孕了,兩個姑媽卻認為這個養(yǎng)女敗壞了門風,便把她趕走了,經過多次坎坷后,懷的孩子也*了,巨大的打擊使她徹底對生活絕望了,在妓院度過的七年,是她人生最黑暗的七年,她頹廢了。在妓院的第七年,她攤上了一樁人命案,盡管她無罪,但當時的**是有罪的,她被判刑了,但陰差陽錯的是,給她判刑的陪審團中的一員竟是馬斯洛娃曾經的愛人,亦是自己一生的罪人—聶赫留朵夫。
當聶赫留朵夫看見眼前的一幕,先是震驚,繼而是發(fā)自內心的愧疚和懺悔,認為馬斯洛娃的不幸是由自己造成的,并一直為馬斯洛娃釋放的事情到處奔波,發(fā)誓要幫她走出囹圄后和她結婚。無奈**的黑暗,將馬斯洛娃發(fā)配到西伯利亞去了,聶赫留朵夫也跟去了西伯利亞,臨走時將自己的所有土地都低價租給農民們了。**馬斯洛娃在西伯利亞接近釋放的時候,馬斯洛娃選擇跟另一個罪犯西蒙松結婚,因為她早已寬恕了聶赫留朵夫,也早已重新愛上了他,但她知道如今的她已不能和他在一起,更因為她愛聶赫留朵夫而不能選擇和他在一起。
而聶赫留朵夫對瑪斯洛娃的情感,懺悔多于愛情。**馬斯洛娃復活了,聶赫留朵夫也復活了。3.**的構思。
以男女主人公的轉變?yōu)榫€索,貫穿始終:一是聶赫留朵夫從**轉為人性復蘇,一是馬斯洛娃從墮落到精神的復活。**主人公聶赫留朵夫的人物形象的性格描寫和心路歷程,他后來的禁欲主義思想和對真實情感的追求,批判將犯罪人員被養(yǎng)豬式的生活模式去消磨對生命的渴望,無法通過自身的勞動去獲得生命的意義…將列夫.托爾斯泰的生命觀展現的淋漓盡致。4.關于托爾斯泰的**能夠解決**問題的觀點。雖然**里的人物和情節(jié),環(huán)境都是虛構的,但列夫托爾斯泰通過故事情節(jié)和主人公性格與心理的描寫,以非凡的藝術表現力成功地反映了一個時代存在的問題,也加速了這種存在的問題的解決。
(俄國當時**的農奴制和土地私有制,道德淪喪和不合理的分配制度等都是引起俄國**生活苦難的原因,都是俄國**的問題)**也通過藝術力量和道德力量反抗了統(tǒng)治階級,站在了被剝削者和廣大**的利益上呼聲,列寧稱列夫托爾斯泰為俄國革命的鏡子。5.關于**帶來的解決**問題的革命思想。列夫托爾斯泰反對**,提倡法治。反對宗教的儀式化和形式化,提倡宗教的核心精神,例如懺悔,寬容,節(jié)減和對真理的探索。
托爾斯泰的**能夠給讀者的思想帶來力量與革命。雖然整部內容是虛構,但富含在故事中的真理和人性的刨析給讀者思想精神帶來力量與革命。許多人認為虛構**無法在人的生活和精神上起到引導和幫助的作用,我也曾經這樣認為過,但一旦接觸真正意義上的**,你會改變這種觀點,因為會讓你覺得,有時候**才是最接近真實,現實中由于體制或情感等多種因素無法直面反抗或批判的東西,可以通過**中塑造替代人物去替**群眾發(fā)聲吶喊,重新提醒世人真正的真實世界和現實人物該有的樣子為如何。
列夫·托爾斯泰《復活》梗概
列夫·托爾斯泰《復活》梗概:
瑪絲洛娃原是一個農奴的私生女,她天真,善良,真誠地愛上聶赫留朵夫。但這個腐化墮落的貴族少爺卻**了她,把她拋棄,使她陷入種種悲慘遭遇,**淪為**。
**生活使她身心受到嚴重摧殘,她再也不相信什么善了。
于是拼命吸煙、喝酒,麻醉自己。一次被誣告謀財害命,關進監(jiān)獄,”并被昏庸的法官判處四年苦役,流放西伯利亞。
在審判瑪絲洛娃時,正巧聶赫留朵夫做陪審員。當他認出她時,良心受到譴責,想通過拯救她以贖前罪,并準備和她結婚。
瑪絲洛娃在聶赫留朵夫的真誠懺悔和關懷下,消除前怨,逐步恢復過去的愛情,重新喚起埋藏百科在內心深處的美德,自動戒了煙酒,為了不損害聶赫留朵夫的名譽地位面拒絕與他結婚,而與另一她心愛的犯人西蒙斯結合,從而走向“新生\”。
聶赫留朵夫也放棄貴族生活,把土地分給農民,與上流**斷絕交往,虔誠信奉宗教,相信《圣經》中說的:“人不但不可恨仇敵,而要愛仇敵”,認為這是克服種種**罪惡的做法。
擴展資料:
在《復活》中,托爾斯泰最終也沒能找到解決俄國**問題和矛盾的方法,作品**也只寫了聶赫留朵夫希望從福音書找到解決的方法。
不少人認為這是托爾斯泰的一個局限,他在**中對革命者是不抱太大希望的,所以也就沒有深入去探討這些革命者并持一定的反對態(tài)度。他宣揚的只是一種非暴力政策,即“不以暴力抗惡”,他雖然厭惡當局者,但是卻反對報復**的統(tǒng)治;
所以他通過革命者表達了這個思想,即書中納巴托夫說的;“不應該摧毀整個大廈,只要把這個美麗,堅固,雄偉,為他們所熱愛的古老大廈內的房間作一次重新分配就行了”。只希望通過福音書里的教義教導人們向善;
企圖以此感動所有的人,使統(tǒng)治者也向善,達到**的安定繁榮,**生活幸福,從而達到改造**的目的。
可是,這種改良思想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聶赫留朵夫最終也沒有真正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