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吸光系數(shù)是什么意思?
摩爾吸光系數(shù)是什么意思?
摩爾吸光系數(shù)(Molar Absorption Coefficient),也稱摩爾消光系數(shù)(Molar Extinction Coefficient),是指物質對某波長的光的吸收能力的量度,以符號“ε”表示。
摩爾吸光系數(shù)(Molar Absorption Coefficient),也稱摩爾消光系數(shù)(Molar Extinction Coefficient),是指濃度為1摩爾/升時的吸光系數(shù),ε表示,當濃度用克/升表示時,摩爾吸光系數(shù)在數(shù)值上等于吸光系數(shù)(a)與物質的分子量(M)之積,ε=aM。
ε值的大小反映吸收介質對光吸收的程度。
影響因素
摩爾吸光系數(shù)的大小與待測物、溶劑的性質及光的波長有關。待測物不同,則摩爾吸光系數(shù)也不同,所以,摩爾吸光系數(shù)可作為物質的特征常數(shù)。溶劑不同時,同一物質的摩爾吸光系數(shù)也不同,因此,在說明摩爾吸光系數(shù)時,應注明溶劑。光的波長不同,其吸光系數(shù)也不同。
單色光的純度越高,摩爾吸光系數(shù)越大。
摩爾吸光系數(shù)是多少?
摩爾吸光系數(shù)在實際分析工作中,不能直接取濃度為1mol百科/L的有色溶液來測定ε值,而是在適當?shù)牡蜐舛葧r測定該有色溶液的吸光度,通過計算求得ε值。
當吸光物質的濃度為1mol/L,吸收池厚為1cm,以一定波長的光通過時,所引起的吸光度值A。
ε值取決于入射光的波長和吸光物質的吸光特性,亦受溶劑和溫度的影響。
在實際應用中:
ε可作為定性鑒定的參數(shù),也可用以估量定量方法的靈敏度。ε值越大,表示該有色物質對該波長光的吸收能力越強,顯色反應越靈敏,反映了用吸光光度法測定該吸光物質的靈敏度越高。
同一物質與不同顯色劑反應生成不同有色化合物時,具有不同的ε值,因此ε值也是選擇顯色反應的重要依據(jù)。但有的時候有色化合物的化學式不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常用吸光系數(shù)a值表示反應的靈敏度。
摩爾吸光系數(shù)名詞解釋
摩爾吸光系數(shù)名詞解釋介紹如下:
一、 什么是摩爾吸光系數(shù)
在光的吸收定律(A=KCL)中,如果濃度C用摩爾/升表示,液層厚度用百米表示,則比例常數(shù)K稱為摩爾吸光系數(shù),常用ξ表示,其單位為L/MOL。CM
二、 緩沖溶液有什么特點
緩沖溶液一般由弱酸和該弱酸鹽或弱堿和弱堿鹽組成。
具有抵抗少量強酸和強堿影響的本領,當向緩沖溶液中加入少量強酸強堿時,溶液的酸度或PH 值的變化很少或基本不變。
三、分本系數(shù)的物理意義是什么
分配系數(shù)是指某物質(A)在互不相溶的兩種溶劑中(如水和有機溶劑),按不同溶解度,分配在兩種溶劑中,達到平衡時的濃度的比值叫分配系數(shù)K,K=[A]有/[A]水,同一溶質在確定的兩種溶劑中分配系數(shù)是一個常數(shù)。分配系數(shù)大,就是指溶質分配在有機溶劑中的多,也就是在有機相中的濃度大,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
四、要進行滴定分析,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1、要有準確稱量物質的分析天平和測量溶液體積的器皿;
2、要有能進行滴定的標準溶液;
3、要有準確確定理論終點的指示劑。
五、標定酸溶液時為什么要加熱煮沸
為了有利反應向右進行,就應加速二氧化碳的生成,加熱煮沸就為了趕去二氧化碳,使反應進行到底,同時有利終點的觀察。
六、何為平行試驗
平行試驗是指同一操作者,在同一試驗室里,用同一儀器,按同一試驗方法規(guī)定的步驟,同時完成同一試樣的兩個或多個測定。
摩爾吸光系數(shù)的詳細內容
摩爾吸光系數(shù)ε當溶液的濃度以物質的量濃度(mol·L?1)表示,液層厚度以厘米(cm)表示時,相應的比例常數(shù)K稱為摩爾吸光系數(shù)。以ε表示,其單位為L·mol?1·cm?1。
這樣,比爾定律可以改寫成 A=εbc摩爾吸光系數(shù)的物理意義是:濃度為1mol·L?1的溶液,在厚度為1cm的吸收池中,在一定波長下測得的吸光度。
摩爾吸光系數(shù)是吸光物質的重要參數(shù)之一,它表示物質對某一特定波長光的吸收能力。ε愈大,表示該物質對某波長光的吸收能力愈強,測定的靈敏度也就愈高。因此,測定時,為了提高分析的靈敏度,通常選擇摩爾吸光系數(shù)大的有色化合物進行測定,選擇具有**ε值的波長作入射光。一般認為ε6×10? L·mol?1·cm?1屬高靈敏度。
摩爾吸光系數(shù)由實驗測得。在實際測量中,不能直接取1mol·L?1這樣高濃度的溶液去測量摩爾吸光系數(shù),只能在稀溶液中測量后,換算成摩爾吸光系數(shù)。
摩爾的吸光系數(shù)
Beer定律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A=kbc,若溶液的濃度c以g/L為單位,b為光徑以cm為單位,則常數(shù)K稱為吸光系數(shù),以a表示,其單位為升/(克·厘米)[L/(g·cm],A=kbc可寫成A=abc。公式A=kbc中的以為1mol/L,b為1cm時,則系數(shù)k稱為摩爾吸光系數(shù),以ε表示,單位為升/(摩爾·厘米)[L/(mol·cm)],A=kbc可寫成A=εc。
在實際工作中,不能直接用1mol/L這種高濃度的溶液測定吸光度,而是在稀釋成適當濃度時測定吸光度進行運算。
ε值與入射光波長、溶液的性質等因素有關。如NADH在260nm時ε為15000,寫成ε260NADH=15×103;在340nm時ε為6220,寫成ε340NADH=6.22×103。如公式A=kbc中的c是百分濃度(w/v)b為cm,則常數(shù)k可用E%表示,稱為比吸光系數(shù)或百分吸光系數(shù),A=kbc可寫成A=E%bc。當待測物的化學結構是已知者可用ε值分析,若所測物的化學結構是未知的,則ε無法確定,此時用比吸光系數(shù)分析就很方便。
a、ε和E常用作粗定量分析,主要用于定性分析。